王振义院士: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对病人负责
他被誉为“中国药神”,攻克了最凶险的一种白血病,并为了让更多病人“吃得起药”而放弃申请专利;他坚持20年每周“开卷考试”,诊治疑难病例,言传身教,为血液学培养出一片“人才森林”,造就“一门四院士”传奇……他就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振义。
9月13日,王振义获“共和国勋章”。这位生于1924年的医学大家,今年正逢百岁,他谦逊地说,自己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对病人负责。
让癌细胞“改邪归正”,为世界肿瘤治疗贡献“上海方案”
王振义出生在上海,从小立志学医。1948年,他自震旦大学医学系毕业,以第一名的成绩留任广慈医院(现瑞金医院)。“我当时是住院总医师,选科时就让其他人先选,大家好像不太喜欢血液科,大概是觉得血液病人不多。”王振义当时想,血液病应该不难,只要一台显微镜就能解决诊断问题,所以“觉得自己很能胜任,真没想到血液病这么复杂、这么难治”。
这个起点,也成就王振义医学人生最重要的闪光点。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病情恶化最快、致死率最高的一种白血病,如不及时治疗,90%的病人将在半年内死亡。
上世纪70年代,国际上治疗白血病的主流方法是化疗,但患者化疗后的5年存活率只有10%至15%。“肿瘤细胞除了被杀死,能不能劝它们‘改邪归正’?”王振义学过中医,他提出一个大胆的想法:用诱导分化的方法,让坏细胞变好。
经过8年探索,他带领团队最终发现,国产的全反式维甲酸可以在体外将APL细胞诱导分化为正常细胞。
1986年,一名患APL的女孩在上海市儿童医院奄奄一息。王振义从夫人谢竞雄这里得知这一情况后,决定让女孩服用尚处于试验阶段的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有人劝他,“一旦有啥问题,可就名誉扫地了”,但王振义说:“我们经过8年的研究,我相信科学,我有信心。”
奇迹出现了。女孩只吃了一个星期左右的全反式维甲酸,病情就出现转机,她最终达到“完全缓解”,至今健康地活着。这是世界公认的诱导分化理论让癌细胞“改邪归正”的第一个成功案例,王振义也因此被誉为“癌症诱导分化之父”。
1988年,王振义将相关成果发表在《血液》期刊上,这篇论文被《自然》《科学》《细胞》等国际顶尖期刊引证,成为全球百年来引证率最高和最具影响力的86篇论文之一。
此后,王振义和学生陈竺、陈赛娟等又创造性地提出“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治疗方案,最终使这个曾经最凶险的白血病的5年生存率从10%提高到95%以上,成为第一个可被治愈的白血病。该成果被国际医学界称为“上海方案”,列入“新中国对世界医学的八大贡献”之一。
令人敬佩的是,王振义并没有为全反式维甲酸申请专利,而是无偿地将这一治疗方案向全世界推广。这一被患者称为“特效药”的黄色小药丸只要口服就有效,一盒药当时售价11元,即便走到今天,这盒药也只要290元,还纳入医保。
二十年如一日的“开卷考试”,是最动人的言传身教
大医精诚,不仅对患者,也对学生。
上世纪80年代,为了更好地探究血液学的奥秘,王振义联合瑞金医院、仁济医院、新华医院、第九人民医院等单位组建上海血液学研究所。30多年过去了,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已成为全世界血液学界的“重镇”。以此为基地,王振义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学生,陈竺、陈赛娟、陈国强三位院士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造就“一门四院士”的传奇。
1995年,王振义主动让贤,举荐学生陈竺担任上海血液学研究所所长。2003年,在让贤所有行政工作后,王振义主动要求学生对自己进行“开卷考试”:每周一把临床上碰到的疑难病例发给他,每周四由他“交卷”。如今,根据王振义“开卷考试”的疑难病例而汇集出版的《瑞金医院血液科疑难病例讨论集》已经出了三本。对疾病的执着探究,不仅使患者摆脱疾病困扰,也让更多的年轻医生掌握医学诊断的思路,这是王振义对学生们最大的支持。
同样令人动容的是,王振义多次将自己所获各类大奖的奖金捐给医院,为瑞金医院“广聚善爱”(慈善)基金项目捐款,迄今已有65名经济贫困的患者从中获益。此外,他还为“广慈临床创新技术奖”注资,鼓励青年医生创新发展。
王振义说,自己最大的心愿是看到病人康复、事业传承。今年6月,以陈赛娟院士、陈竺院士和赵维莅教授为带头人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病转化医学研究创新团队获得“202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奖”。这支始于王振义院士的团队,从探究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拓展到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从肿瘤诱导分化疗法拓展到CAR-T细胞治疗、基因治疗,他们勇往直前,不仅在全球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更为世界医学奉献了肿瘤治疗的中国智慧。
(原题: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对病人负责)
分享1 |